8月初开捕以来,舟山国际水产城的梭子蟹日交易量一直保持在100万斤以上,最高日交易量甚至冲破300万斤。一时之间,梭子蟹唱起主角,价格却暴跌,渔民们感慨增产不增收的同时,更嘀咕着他们多年来琢磨出的一条经验:“虾兵蟹将称霸王,这说明东海里的鱼,是越来越少了。”
这番繁忙丰收的景象,是否真如渔民们所说,预示着东海鱼类资源的衰退?且让我们从三组数据来看看,梭子蟹、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等海洋渔业资源赖以生存的这片东海海域,这些年到底是怎样的状况。
增殖放流 梭子蟹迅增
“从三四年前开始,梭子蟹的产量就一直是呈上升趋势的,虾类产量也持续上升,不过梭子蟹的增幅是最明显的。”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所长徐汉祥给出一组数据:2010年,舟山梭子蟹的捕捞量约为7万吨,到2011年,捕捞量为8万1千吨左右,去年这个数字已达到9万9千吨,增幅超过20%。今年梭子蟹的产量尚不可知,但他估计,相比去年,仍会有2到3成的增长。
他认为,今年梭子蟹的“丰收”与这些年我省的增殖放流活动有关,是符合近几年的东海梭子蟹资源的增加规律的。十年前,放流的梭子蟹约有三四百万只,近几年,这个数字一直在增长。“梭子蟹适合的温度为15℃到25℃,今年的持续高温有利于它的生长。”
梭子蟹的放流力度为何一直加大?省海洋与渔业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梭子蟹属于一年生品种,放流的经济效益更显着。2011年浙江省放流的梭子蟹2000余万只,而今年的放流量已达6000万只左右。
同时,梭子蟹数量的增加跟近年来东海渔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的累积效应有关。从上世纪末开始,舟山等地就在休渔措施中增加了刺网、笼捕等针对梭子蟹的捕捞作业方式,并严厉打击捕捞、销售抱卵梭子蟹行为。
有渔民认为,今年梭子蟹价格的大幅下跌与休渔期的不合理有关,应该将休渔期和开捕期都相应提前一个月。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