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已经20多天了。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由于受到超强台风“尤特”的影响,本地渔民和珠三角其他地方一样,出海捕捞作业受到限制,水产品市场上的海鲜供给出现小幅增加,海鲜价格没有出现大幅下跌,有些不降反升。
鲳鱼鱿鱼等入市数量增加
8月1日,为期2个多月的休渔期宣告结束,从各个海域打捞的海鲜产品也逐渐出现在海鲜市场上,吸引市民纷纷选购。记者走访发现,相比休渔期间,开渔后我区水产品交易市场、各大超市和菜市场的海鲜品种丰富了不少,鲳鱼、鱿鱼、马鲛鱼和海虾等投放市场的数量略有增加。
“休渔期后一些水产品的价格有所回落,白贝、带子等都比前两个月要便宜1~2元/500克左右。”东城市场的一位档主告诉记者说,贝类、螺类的价格变化不算大,再过一段时间,市场上的海鲜会越来越多,价格也会比现在便宜。
明虾青斑涨元贝海鲈跌
有市民反映,整体而言,休渔期后,海鲜的价格相对坚挺,有些不降反升。“产品比前一段时间多一些了,鱼、虾、蟹都有了,但是价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升了不少。同样是冰鲜的黄脚立现在要30多元/500克,前段时间也不过20多元/500克,前后价差大比去年明显。”在好又多超市选购冰鲜的林先生对记者说。记者发现,黄鱼等售价也比之前有所上升。
对此,海鲜专柜的售货员解释说,虽然休渔期后第一批海鲜已经上市,但是受台风的影响,出港捕捞的渔民“休假”,货源供应不足,所以进货的价格相对比较高,卖出的价格也就水涨船高。
“9月初的时候,海鲜的价格可能会稍微降低一点,但是到9月中旬,价格又会继续上涨。”大润发超市的水产品销售人员介绍说。上涨的原因为,随着中秋和国庆双节临近,市场对海鲜的需求量增加,未来1、2个月内,海鲜价格部分品种还会持续涨价。
桥南街一家农贸市场的经营海鲜的档主梁先生告诉记者,双节前,海鲜的价格都有所上涨,其中虾和蟹的价格上涨幅度最大,“海虾将会从20元左右元涨到40多元,螃蟹的价格将由40多元涨到了70多元,估计涨价会一直持续到国庆过后。”(许丽玲)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