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影响储粮安全因素增多,做好夏季粮食安全保管工作尤为重要。连日来,慈溪市各地粮库纷纷采取昼夜温差法、自然通风法等方法保障粮食安全。
慈北粮食储备库为降低仓内温度,在早晚时段分别进行自然通风、机械通风,以最大限度降低仓内温度。同时,在清晨关闭仓窗,尽量长时间维持相对较低的仓内温度。采用这样的方法后,粮库中午的仓顶温度与未经处理时相比能够下降5-10度,使粮库的上层粮温保持在28度左右,有的仓中层最低粮温还维持在10度以下,平均粮温也能够维持在一个较低温度,有效抑制了粮食虫害、微生物的活动。
庵东粮食储备库采用了拆除密闭粮膜的方法进行夜间降温。在夜间天气晴朗且风力较大时,拆除原有密闭粮膜进行自然通风,利用通风机进行机械排风,使之空气对流,把仓内空间积热排至仓外。目前,该粮库已对所有储粮仓进行了4次针对性的排风。每次排风通风后,粮仓空间温度由40度左右迅速降至32度左右,大大减缓了高温向粮堆渗透的速度。经检测,庵东粮库的总体粮温仍处于22度以下。
此外,横河中心粮库和三北、周巷、观海卫等副中心粮库,都在每天10:00至15;00气温最高、阳光最猛烈期间开启吸出式仓顶风机,增加仓顶的空气对流以清除仓顶积热,减少仓顶积热对仓内温度乃至上层粮温的影响。
市粮食部门表示,近期将强化粮情监督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确保储粮安全。
来源:浙江农业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