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烟台大学海水养殖实验基地,新建设的21个标准化立体网箱养殖池,实现了由传统养殖模式向科学化养殖模式的根本转变。网箱养殖采用分层立体养殖新模式,实现海参、海肠的混养,提高了单位产量,养殖效益可提高8至10倍。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紧紧围绕海洋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主线,以山东省黄蓝两区海洋特色产业园为载体,以省级现代渔业园区为抓手,大力调整优化渔业结构,通过科技创新,摆脱传统渔业增长模式,逐步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渔业转变。
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一直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重视科技创新。先后与烟台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依托科研院所的学科优势和基地的资源优势,以高新科研项目为纽带,不断推进产学研结合,共建现代渔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基地,搭建科研服务平台,开展技术攻关,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有效规避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目前,辖区内共有科研实验基地3个,实验养殖池塘2400亩,成功引进立体网箱养殖新技术,澳洲鲍鱼、松江鲈鱼、大菱鲆等10多种名贵鱼品种试养成功。
在稳定现有海洋渔业养殖面积的基础上,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围绕现代渔业发展目标,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努力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今年,投资1.3亿元的山东景明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黄河口特优水产品加工项目投入运营,该项目集海参、虾皮、贝类等多种产品加工为一体。同时,加快推进投资1.6亿元的海跃1200吨/年海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目前,已完成一期厂房主体工程建设。项目投产后,将实现从海参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四位一体”的开发模式,进一步拉长海产品产业链条。
来源:东营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