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渔业在江苏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
2024-05-04 20:26    7548 

近年来,常州市渔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更新发展理验,创新体制机制,创优工作举措。坚持发展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耗能”为基础,及以“高效化、清洁化、优质化”为特色的渔业经济模式,持续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不断扩大渔业产业功能,不断深化生态渔业内涵,不断提升高效渔业水平,在建设现代渔业的征程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较好地实现了常州市渔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广义上讲,养殖水体(包括池塘、河沟、湖泊、水库等)是地球上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能够为都市提供空气调节、气候调节、扰动控制、水调节、淡水供应等众多生态服务。

其次,水产动物在水体中的生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据统计,2010年我市水产品产量构成中,滤食性鱼类、贝类的年产量达28699吨,直接带走水体中氮789.2吨、磷114.8吨。池塘养殖是我市主要的养殖方式之一,在以河蟹为主要养殖对象的近30万亩池塘中,渔农民为了把河蟹养好,每年大量种植水草,移植螺蛳,这些水草和螺蛳所消耗的n 、p更是难以统计。

再则,2008~2012年,常州市通过技术培训、现场辅导、示范引导等措施,共计推广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项目86263亩,5年累计推广192772亩次,累计消减codcr、tn、tp分别为7500余吨、250余吨、26余吨,减排节能效果十分明显。该工程建成后,养殖尾水经过系统内净化处理后循环使用。它是一套独立的水循环系统,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水域生态,减轻了对周围水源的依赖,实现了养殖用水循环和能量物质的逐级利用,同时实现了养殖生产用水的达标排放或零排放,对保护水域环境,提升水产品品质,作用显著。

总之,渔业在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得以进一步显现。

来源:常州市农业委员会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