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买肉只需在定点查询机输入物品的条码数字,即可轻松了解货物的“前世今生”。日前,记者从南宁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部署暨培训会获悉,南宁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全面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瘦肉精、三聚氰胺、染色馒头、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不时被曝光。为了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从 2010年开始,商务部率先在大中城市试点建设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南宁去年列入第三批试点城市。何为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肉类蔬菜商品流通的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的电子化,从而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
追溯系统建立不仅方便职能部门对市场的监控,另一方面终端查询机器也将进入消费市场内,方便市民查询自己购买的蔬菜和肉制品的“前世今生”。南宁市商务局表示,这个终端机器相当于一个储存着大量信息的庞大系统,所有的信息通过建设一个城市肉菜流通追溯管理平台实现。该系统又有八大子系统,分别是生猪屠宰企业、肉类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产销对接企业、农贸市场、连锁超市、团体采购、肉类专卖店八个追溯子系统,以及相应的工作支撑系统。
这就意味着,建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平台后,凭证入场、凭卡交易、卡卡对接、出门验单。以蔬菜流通为例,批发市场凭产地证明或检测合格证准入,凭交易凭证、肉类蔬菜流通服务卡准出;零售市场是凭批发市场交易凭证或者产地证明、肉类蔬菜流通服务卡准入,确保了蔬菜进货信息对接蔬菜零售凭证信息;超市则是凭两证、服务卡准入,凭具有追溯信息的蔬菜包装标签准出,确保了蔬菜进货信息对接蔬菜包装标签信息;团体消费单位凭卡采购,刷卡入库,将相关采购信息录入采购系统。
消费者只需要在市场配备的查询机里输入购买获取的条码数字,即可查询到相关物品的来源等信息可放心消费。
另外,根据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信息,一旦发生应急事件,可第一时间明确事件产生的上下游环节,锁定源头、追踪流向,向相关经营主体及消费者发布警示信息,并利用智能化手段,支持有关部门依法开展问题产品下架、退市、召回等应急处置措施。
目前,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经过前期准备,下半年将全面开始施工建设阶段。预计今年底前将完成追溯系统一期建设,覆盖市区7家生猪屠宰厂、3家蔬菜批发市场、1家产销对接企业、60家连锁超市门店、20家标准化农贸市场、20家肉品专卖店、9家学校食堂,共计120个流通节点,其中45个流通节点的追溯体系建设任务纳入2013年南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
来源:南宁晚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