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安徽马鞍山当涂县6万亩浅水养殖高温天“伤不起” 遭受直接经济损失2800万元
2024-05-04 20:13    9285 

下午1时,水表面温度41℃,水体1.5米处温度35℃。这可不是温泉,而是当涂县大陇乡霍村周以和家的蟹塘。8月16日,老周默默地收捡漂浮上来的死蟹,不一会儿就捡了3桶,足足有50多公斤。老周说,他已连续捡了5天。未来几天,气温还没有下降的迹象,老周一脸的无可奈何。

“这么大的蟹死了真可惜,螃蟹生长期要脱四五次壳,每脱一次壳就长大一次,只需再脱一次壳就等着秋季上市了,偏偏遇上了该死的高温。”周以和手上的死蟹足有100多克,难怪他痛心疾首。“这简直是温水煮螃蟹。”大陇乡水产站站长严爱平说,他干水产这一行已有十几年,没见过蟹塘的水温这般高。成蟹的生存温度为5-30℃,最适宜温度为19-25℃。夏季水温超过38℃时不能正常活动,40℃时容易死亡。“按说水温这么高,螃蟹该躲进水底。你看,螃蟹偏偏浮在水草上不愿下去。这就是高温造成的另一害,水草因高温死亡腐烂,水底严重缺氧。”

来自县、乡的水产人员一番现场诊断后,教给老周生产自救的办法,那就是换水增水增氧。县水产局局长陶顺宝吩咐乡水产站工作人员,把老周列为重点帮扶对象,每天都要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受热害影响,全县有6万亩浅水养殖区受到影响,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2800万元。”当涂县农委主任魏晓根说。据了解,连日来,该县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30多名水产技术人员全部进村入户;利用电视、短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发布科学防御高温热害知识。指导养殖户通过抬高水位、移植水草降低水温,净化水质,对死亡水产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专门设计了深挖暂养区等技术防御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记者 吴黎明

来源:皖江在线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