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南旱北涝不会影响国际粮价
2024-05-04 19:54    4834 

中国南旱北涝引发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的担忧。一些海外机构渲染中国将增加粮食进口并催动国际价格上涨。

今年7月以来,中国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农作物受旱面积约8000万亩,而包括黑龙江省在内的东北粮食主产区则遭遇洪涝灾害。

当前的洪涝灾害主要影响秋粮生产。秋粮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70%以上。不过,中国今年遭遇旱涝灾害的耕地还只占总量的一小部分。中国共有18亿亩耕地。

骆店乡三桥村是湖北省今年遭遇严重干旱的一个村庄。50多岁的村支书吴秉江一点也不担心旱灾会严重影响全年收成。

“遭遇连续四年的干旱,我们更有生产经验了。”吴秉江带着村民,今年清明之后就开始蓄水,3个55千瓦的提水泵站可解决村里3000亩水稻的灌溉。

“只要再坚持一个星期,等到抽完穗子,今年秋粮稳产就没问题了。”吴秉江说。

正在旱区一线研究中晚稻受灾情况的湖北省农业厅水稻专家张似松说,根据目前抽验的数据分析,干旱对中稻晚稻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中晚稻整体形势向好,全年粮食产量应该仍处于稳增态势。

经灾情调度、实地查看、专家会商,四川省农业厅分析认为,暴雨洪涝灾害导致局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损失较重,但充沛的降雨对在田粮食作物生长十分有利,粮食增产基础依然牢固。

中国农业部预计今年早稻面积将增加110万亩,有望再获丰收。秋粮面积增加800多万亩,长势好于去年。

农业部部长韩长斌7月下旬在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上表示,夏季粮油再获丰收,冬小麦“十连增”,秋粮长势较好。夏粮产量达2638亿斤,比上年增加39亿斤,创历史新高。

此前,中国保持了粮食“九连增”,产量正在冲击6亿吨的历史新高。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国家储备粮充足、市场供应充裕,这决定了南旱北涝不会对中国粮价造成明显影响。

中国粮网信息部分析也认为,南方干旱和高温可能让中国水稻减产400到500万吨,但对于总产量而言幅度不大,全年粮食增产大趋势不变。

随着南方地区早稻增产上市的预期影响,此前一直持续增势的进口大米在6月份出现下降。

来源:新华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