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豆原产国,我国栽培大豆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国的大豆曾经享誉世界,可以说,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我国的大豆市场遭遇剧烈波动,进口大豆的数量迅速增加,对外依存度超过80%。与此同时,前不久农业部批准3种转基因大豆进口,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国外大豆占据国内大部分的大豆市场,国产大豆究竟能否守住最后的壁垒?我国的大豆产业究竟该何去何从?本期,来自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研究员做客中国农业新闻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他就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与大家进行探讨,带我们一起走进大豆的世界。
记者:目前国产大豆的自给率仅为20%,形势非常严峻,甚至有不少声音质疑,还有没有坚持的必要?您怎么看待国产大豆目前的形势?
韩天富:2012年,我国进口大豆5838万吨,国产大豆约1300万吨,自给率仅为20%,形势的确非常严峻。进口大豆比重过高,不仅严重威胁我国粮食、油脂供给安全,而且使饲料业、畜牧业、食品加工业受制于人,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万一出现进口大豆运输通道受阻、货源紧张、价格急剧波动等特殊情况,甚至会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稳定和适度恢复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提高单产水平,保证国内食用大豆的完全自给,保持油用大豆的生产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点必须坚持,不能放弃。
我觉得认识国产大豆的形势,需要从消费和生产两个方面来看。
从消费的角度看,过去20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植物油脂和饲用蛋白的需求量增加很快。大豆是粮食、油料和饲料兼用作物,市场需求量迅速攀升,供求缺口不断扩大。但由于我国发展大豆生产的空间有限,只好通过大量进口大豆来满足市场对大豆油脂和饼粕的需求,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加工国。
客观地讲,进口大豆对于满足市场需求,改善人民生活,平衡国际贸易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