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期,中国农业大学赴延川小分队顺利到达陕西省延川县,在为期6天的实践期间,小队成员开展了入户调研、采访零售商、参与政府部门研讨等活动,并向当地枣农们了解狗头枣的生产情况,宣传普及“家庭农场”概念。 7月6日,小队成员深入延安市狗头枣零售商,详细调查了狗头枣的市场行情与销售情况,面对面的与零售商们交流,了解到近年来狗头枣销量下降、零售商们收入有所减少的情况。队员们认识到提高狗头枣的销售额,增加枣商们的收入,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还需要改变当地枣类产业结构,优化枣类销售模式。 7月8日,小队成员与延川县枣业局副局长马宝勤进行了会面座谈,了解了延川县枣类产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展望。之后,在相关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枣业局下属枣园,了解了枣树的生长习性与生理结构。 7月9日至10日,小队来到延川县延水关镇,采用调查问卷和面对面交谈两者结合的方式,采访了盐水关镇两个村的枣农,采用分组调查的方式共采访村民近50人,回收问卷50份。 与此同时,队员们还向村民们发放了枣类种植资料,向两村村支书进行了国家地区有关政策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当地枣农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高,对新知识新技术有着较大的渴求;当地政府也进行过相关枣类种植技能的培训。队员们还认识到当地枣类种植更多的是依存于当年的天气状况,属于比较典型的“靠天吃饭”农业,认为增强枣树在大枣上色期抵御天气影响的能力是当前延川县枣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