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路透社报道称,中国正考虑向国企石油巨头之外的更多炼油厂开放原油进口市场。路透社还称,2014年,中国将至少新增1000万吨原油配额。
据本报了解,早在2001年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时,中国就曾承诺,2006年-2010年期间,原油、成品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总量逐年增长15%。就目前看,确实有不少民营企业近年来获得了中国商务部颁发的原油和成品油进口或经营资质,一些民营企业如浙江广厦等,也获准进入原油存储领域,但整体情况是,民营企业仍难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下称“中石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下称“中石油”)等分庭抗礼。
因此,几乎每年业界都会听到全国工商联或民营企业家们呼吁放开原油进口限制。路透社昨日称,中国进口主体结构要同步“多元化”——以往进口原油的权限都掌握在中石油和中石化手中,两大公司的买油规律很容易被对手吃透。
“现在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民营企业进口油品的配额,使得采购主体更为丰富,有利于在国际市场上的‘集团作战’。”路透社称。
“理论上看,增加原油进口的配额数量,可让中国能源的来源更多元化,保证市场供应,增加市场活力。同时,此举也符合促进非公经济发展36条(俗称‘新36条’)的规定。”能源专家林伯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毕竟,从长远看,中国虽然会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但仍不可能快速放缓对原油的需求。
中国中化集团总裁助理钟韧对媒体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总量可能超过7亿吨,其中,有2/3的量都要依赖进口。
来源:国际金融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