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冰岛在今年4月拿到中国与欧盟国家之间首份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时,中国企业在冰岛几乎没有直接投资,这个空白很可能最近就会打破,不过——不是由黄怒波。
一个由中资银行牵头的财团有意收购冰岛破产银行glitnir旗下的国内业务分支islandsbanki 95%股份,该行的破产清算委员会证实双方已在进行非正式磋商,但未透露更多有关投资者的信息。
预计相关交易可能在近几周内落实,不过,亦有其它北欧国家以及美国的投资者对该资产流露兴趣,有意参与竞标。预计相关股份的售价约1150亿冰岛克朗(7.26亿欧元)。
glitnir是有上百年历史的北欧银行,总部设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曾是冰岛第三大银行,在10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2008年10月被冰岛金融监管机构接管。冰岛政府当时还接管了同样无法获得短期融资的冰岛前两大银行,这三家银行债务总额610亿美元,相当于该国gdp的12倍,令外界震惊,事件最终也导致冰岛政府被迫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纾困。
作为glitnir曾经的国内业务行,islandsbanki已被剥离,目前由政府持有5%股权,其余95%由glitnir的债权人isb holding ehf.持有。根据其季报,islandsbanki今年一季度净利润4.59亿冰岛克朗,总资产829亿冰岛克朗。
除了可能的银行收购项目,先行的中国投资者也开始注意到冰岛的农业商机。一家中资集团正准备在冰岛建设大型水貂养殖场。
冰岛农场主协会顾问埃纳森(einar e. einarsson)说,该中国投资者希望建一个至少5万平方米面积的养殖场,这样的规模在冰岛前所未有。不过,埃纳森看起来明显担忧多过欢喜,他说自己已经见过该公司在冰岛的代表,希望向后者转达对其养殖场规模太大、超过冰岛市场承受能力的担心,关键是,他们认为中国投资者的大手笔也吓退了别的想进入这一领域的投资者。
现在还不清楚该中资公司的水貂养殖计划能否顺利实施,正如此前高调欲在冰岛投资的商人黄怒波,他的购地建度假村计划频频遇挫,至今没有下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