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大豆收储:纠结的双刃剑
2024-05-04 19:28    6370 

近年来,我国在小麦、大豆、玉米、稻谷、棉花、白糖、油脂等市场先后实行了保护性的“托市”收购政策,但由于大宗农产品进出口政策与国内的托市收购政策尚未很好衔接,使得国内外农产品价差不断拉大,国内产业遭遇重创。

本报综合消息近期,一份由国家发改委上报的重点针对粮食托市收储改革的方案未能获得国务院最终审核。

在国务院反馈结果之前,业内一直盛传的说法是,从今年秋粮政策收购开始,国家将对进口依赖程度较高的大豆、油菜籽实施差价补贴措施,如果试点取得成功,该项政策将逐步推广至水稻以及具有类似特点的棉花、食糖等农产品;对于近年来市场颇为关注的玉米,官方将以东北玉米主产区作为试点,制定玉米稳定价格带制度。

中国目前实施的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政策属于价格支持措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国强认为,差价补贴既有价格支持的特征,又有直接补贴的性质,是由价格支持向直接补贴转型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政策措施。

至于如何制定稳定价格带制度,专家表示,国家每年在合理设定粮食最低保证价格的同时,还要明确最高干预价格。设定最低价是为了确保种粮农民获益,明确最高干预价是为了保证市场粮价平稳运行。

具体到如何推进实施差价补贴、稳定价格带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主任李国祥等专家认为,差价补贴作为由粮食价格支持向直接补贴转型的过渡性措施,在农业补贴政策调整中被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广泛使用。这种政策比较适宜先在我国东北主产区的大豆、长江中下游等主产区的油菜籽实行试点,之后再逐步推广到棉花、食糖乃至水稻等农产品。

国内外豆价差较高

目前国家对大豆实施的临时收储政策,扩大了国内外豆价差。截至7月31日,进口大豆4120元/吨,国产黑龙江大豆4600元/吨。目前大豆的国内外价差依然较高。据悉,在过去5年,受国家临储大豆保护政策影响,东北地区大豆保护价连年上涨。2008年国标三等大豆最低收购价格为1.85元/斤、2009年为1.87元/斤、2010年为1.93元/斤、2011年为2.0元/斤、2012年则提升至2.3元/斤,涨幅达15%。

来源:国际商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