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莆田龟山茶的发展史
2024-05-04 19:22    6476 

我国各地的茶叶都有着自己的一段历史,这之后有兴盛、繁华、也有辛酸,到如今,宠辱不惊,只留下茶香为我们所品。

探讨莆田茶话,不能绕过龟山。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龟山都是莆田茶叶的重要生产基地。

在我国,有关茶的起源最早可追朔到原始社会——“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有确切文字记载的茶的历史则在四千多年前。《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这样的诗句:“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这里的“荼”就是茶。

莆田大约在隋唐时开始植茶。新编的《仙游县志》载:“仙游茶叶始植于隋代。唐代孝仁里郑宅(今赖店圣泉)、凤山九座山区已有成片种植。”据此可知,隋时我市已开始植茶了。但据明黄仲昭《八闽通志》记载:“龟洋山产茶为莆之最。”事实上所有古今八闽方志、山经、茶史、茶经、茶录等史乘文献,凡有涉笔莆阳茶史者,皆有此句。所谓龟洋山,又名龟洋、龟山,位于城厢区华亭镇境内,是我市中部主要山脉。据杨美煊考证,这条记载中的“最”字含义大约有三:最早、最好、最盛。《龟洋古刹》载:无了禅师从百丈山到龟山开山建寺,同时开辟茶园十八处,分布在龟山四周众山峰。因其最早,邑中未有其匹而独好;又因最好,独盛于唐之莆阳。龟山寺还保存一块北宋道存禅师的残缺塔铭,上有“岁行茶汤为会”字句,仅此一端,亦足以徵信龟洋是时产茶独盛。

明万历年间,月中禅师重兴龟洋寺,垦复漫山十八处茶园。当年所植名茶颇多,其中以禅师法号命名的“月中香”茶,相传曾被选为贡品。说到“月中香”茶,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陈经邦出仕前曾在龟山寺苦读,非常喜欢“月中香”茶。后来,他中了进士,又成了国师,就携带“月中香”茶进京谒帝,备受明廷君臣赞赏,帝问其所由来,因为此茶当时还没有命名,陈经邦遂灵机一动取禅师法号为茶名。于是“月中香”茶不仅因此得名,还成为贡品。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茶早已在莆田遍地开花,但龟山茶品质不变,至今仍为莆阳名茶。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