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鱼鳖共生、稻蛙共生、稻鱼虾共生……这样的新型种养模式在海盐已悄然兴起。近日,位于百步镇、沈荡镇的3个示范基地已经基本建立,今年海盐县将创建“养鱼稳粮增收工程”示范县,最终实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新型种养目标。
海盐水稻种植面积有23.46万亩,因此发展稻田养鱼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实施“养鱼稳粮增收工程”成为海盐县“十二五”期间发展现代渔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促进稳粮增收的重要工作之一,成为今后海盐确保养鱼稳粮增收、促进种养结构转变的发展新方向。
当前的“养鱼稳粮增收工程”是渔粮结合的新型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相比以前的种养模式有很多不同之处,稻田从单一结构转为种养结合的复合结构,养殖对象以特种水产为主,农民组织化程度高,连片作业,规模经营,实施企业化、合作化、产销一体化。农民从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一跃成为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
2013年,海盐将以打造标准化新型稻田养鱼示范县为目标,建立3个标准化新型稻田养鱼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模式,培训一批新型渔农民,以确保“养鱼稳粮增收工程”的顺利完成。
这3个示范基地分别位于百步镇得胜村(2个)和沈荡镇董司村(1个),面积均为200亩,选择的模式分别为稻鱼鳖共生(稻田养殖泥鳅、甲鱼)、稻蛙共生、稻鱼虾共生(稻田养殖泥鳅与青虾)。
百步镇得胜村两个示范基地,面积合计400亩,都位于一个连片(总面积4300亩)内,主体是江南四阡公司,基地以前都是单种稻的,今年首次开展稻田养鱼项目。
沈荡镇董司村的示范基地,主体是海盐县丰联农场,这个基地去年开始稻田养殖田鱼和甲鱼的试验,增收效果明显,今年扩大规模,继续开展稻鱼鳖共生模式。
丰联农场去年试水了40亩稻鱼鳖共生模式,今年面积扩大到100亩。该农场负责人蔡国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去年的经验,每亩放了300条田鱼,产出100公斤鱼,每公斤卖30元,田鱼销售每亩有3000元的收入。再加上甲鱼,一亩田可饲养甲鱼300只,甲鱼上市时可以卖到每公斤60元,这样再加上稻谷的收益,除去成本,每亩利润可达万元左右。
来源:嘉兴在线—嘉兴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