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省武汉市农业局组织专班,与笔者一起从菜地中来到水塘边,踏访新洲区三店街七里村的“宋春生水产养殖家庭农场”,以南美白对虾为范本,解读特色水产养殖家庭农场的致富之路,探求“水上特色农场”的独特奥妙。
投入300万引进“洋虾”
为了经营农场,宋春生与合伙人程友生在水塘边搭起了一室一厅的活动房。在房间的冷柜里,笔者看到了冻藏的南美白对虾。“别看这会儿什么都没有,过个半年,塘里的虾一捞上来,一色的活蹦乱跳。”负责白对虾养殖的程友生言语中满是骄傲。
“两年前在广州吃饭时,听朋友们说广深两地有很多湖北人特别喜欢吃这种南美白对虾,但是鲜有养殖。”2011年,在朋友建议下,程友生与老家的宋春生一合计,便找到村委会提出流转土地建家庭农场的申请:“那会儿村里40%的土地都抛了荒。”
在村委会的协调下,两人以300元/亩的价格,从26户乡亲手中租来176亩土地和水塘,用80亩田养南美白对虾,96亩田养草鱼、鲫鱼、鲢鱼等鱼类。
两人的特色水产养殖大业就此开始:推土、灌水、修路、筑坝,加上购置养殖南美白对虾必须用的增氧机、变压器、安装六个大工棚……光是基建和机械化设备的投入,就达到了130万元。
来源:中国渔业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