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江门市海洋渔业在全省所处的位置比较尴尬,与江门所拥有的资源不相称。江门海洋渔业发展空间大有可为。”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林创对我市海洋渔业所处的地位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作为传统的海洋大市,我市在海洋渔业资源等方面拥有不小的优势,但与周边的湛江等海洋渔业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在海洋养殖、远洋捕捞、海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都存在差距。如何发挥好优势,为我市海洋渔业发展找到出路?业内人士及专家学者均认为,要在“深”上做文章,即走向深海、瞄准精深加工。
海洋养殖业
适养水域
面积逐年缩减
我市重点海洋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台山市的广海湾、镇海湾和川岛群岛,全市海洋养殖面积近40万亩。其中台山市的鳗鱼养殖面积达6.3万亩,年产量达5.5万吨,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鳗鱼养殖基地。我市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业颇具规模,全市养殖面积达20万亩,是全省南美白对虾三大养殖基地。
“虽然我市养殖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养殖区域分散,养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还缺乏像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那样拥有种苗、饲料、养殖、加工及销售一体化完整产业链的企业。”林创表示。
林创认为,随着围垦和沿海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我市沿海各镇海水养殖面积逐年缩减,加上近海水质污染严重,适养水域面积在逐年缩减,养殖业发展空间也受到挤压,传统养殖品种和模式将遇到挑战。“将养殖业向深海推进,扶持大企业发展深海养殖,是现代海洋渔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川岛海域环境条件很好,适合发展深海养殖。”林创指出。“规划建设川岛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园,是《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发展现代海洋渔业的一个措施。”
据介绍,建设川岛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园已经提出多年,我市也是省发展网箱养殖试点区域之一,但我市始终没实现零的突破。“主要是深海养殖投入大、风险大,一个台风过来,就可能将全部投入归零。”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相关负责人赵善和表示。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