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山西省祁县西六支乡:小麦玉米示范田测产传喜讯
2024-05-04 18:46    4357 

最近,祁县西六支乡西六支村专业合作社的1000亩高产示范田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作为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承担的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粮食高产优质高效科技支撑行动计划晋中长治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样板田,测产结果为:1000亩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619.8公斤。6月26日,该项目在长治县的测产也传来喜讯,1000亩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614.0公斤。

近年来,我省粮食生产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粮食总产量多年来一直在100-110亿公斤徘徊,缺乏持续增产的动力。为此从去年开始,在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的大力支持下,省农科院组织了大量科技专家在全省大面积实施“粮食高产优质高效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以此提升我省中低产田的粮食产量,实现粮食总产量新的跨越。

7月初的一天上午,虽然下了点阵雨,但在洪洞县秦堡村赵小四家的样板田里,丰收的喜悦之情丝毫未减。“今年这么旱,真没想到我这小麦收成还这么好!”赵小四激动地说。经过专家们实打实测产验收,赵小四的4.04亩“临优7287”小麦亩产为590.5公斤。此前,在运城市盐湖区北相镇李村的水地小麦高产试验田,经测产,平均亩产达575.0公斤。

去冬今春,我省持续干旱、并出现低温冻害,省农科院实施的“粮食高产优质高效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区为载体,在示范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依然保证了小麦示范区的丰收。以“临汾小麦新品种及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为例,2013年在洪洞县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3个乡镇50多个村的万亩中低产田进行实施,推广小麦所自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临优7287”,运用“小麦冬水前移两增一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使得万亩示范辐射田喜获丰收。小麦示范田平均增产5%—10%,1万亩可增收小麦50万公斤。

据了解,今年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投入资金700万元,在全省部分粮食生产重点县实施了14个科技推广项目,涵盖玉米、小麦、高粱、谷子、马铃薯、大豆6种主要粮食作物。该项目完成后,示范辐射面积将达到13万亩,当年可增产粮食1300万公斤,新增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同时,通过基地建设推广高产的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有效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科学种田意识,对全省粮食增产和发展现代农业都将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来源:山西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