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高温干旱天气让宁波宁海高山蔬菜将减产
2024-05-04 18:43    6706 

昨天一早,宁海黄坛镇大陈村,农户胡三毛和帮工一起开动抽水机,端着水管给他所种植的高山茄子浇水。阳光下,茄子耷拉着脑袋,草帽阴影下的村民脸上写满焦虑。“听说过几天可能会下雨,就盼着能下一场雨喽!”

海拔670多米的大陈村位于黄坛镇双峰片,留在山上的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种高山蔬菜。前几年,村里鼓励农户种蔬菜致富,渐渐有了800多亩规模,还成为宁波市高山蔬菜基地之一。今年7月以来的高温干旱天气,让种高山菜的村民饱受煎熬。

饮水问题还在其次。村书记丁红星告诉记者,村里有一个山塘水库,还能坚持至少半个月。但是保得了饮水就保不了灌溉。7月中下旬开始,800多亩菜地遭遇水荒,蔬菜生长期缩短,产量、收入也随之锐减。据该镇农办工作人员估计,今年高山蔬菜将减产三分之二,农民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

胡三毛是宁海县种植高山蔬菜面积最大的农户,旱情来袭时首当其冲。“今年流转了95亩山地种茄子、黄瓜等蔬果,前后投入30余万元,本来扩大了规模,期待有个好收成可以收回成本,现在……”当下正是高山茄子的采收期,但因为严重缺水,茄子产量锐减到原来的两成,长出来的茄子也弯曲畸形,一半以上无法出售。

胡三毛只能将这部分茄子制作成茄干,贱卖给饭店。“不要说盈利,卖的钱连人工费也不够付。”

村民自救已经展开。早在7月中旬旱情初露时,胡三毛就花了7万元,在蔬菜地附近挖出四个小水塘,又购买了两台抽水机,每天早晚从水塘里抽水灌溉,为茄子、黄瓜“续命”。也有村民跟着买抽水机抽水灌溉,但还有不少村民只能听之任之。

黄坛镇也已组织人员上山,帮助蔬菜基地的农户们挖水塘,寻找新的水源。各村的旱情也将通过这些临时的“联村干部”第一时间上报镇里。“一旦哪个村水用完了,我们就会派人上山送水。”镇农办负责人称。(夏兰)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