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在2013年,着眼搭建规模大、标准高、示范带动效应强的现代渔业发展框架,谋划实施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惠民生的渔业基础工程,突出创新,促内生增长,全市渔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全市水产养殖面积8.3万亩,今年1至6月份,水产品产量6500吨,同比增长4﹪;产值8221万元,同比增长13.6﹪。该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创新举措,改善养殖基础条件。市财政每年安排预算资金100万元,专项用于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高标准完成了高青县万亩优质鱼基地、南部山区优质冷水鱼基地、淄河鲶鱼种质资源保护区等一大批渔业建设项目,推动渔业养殖向标准化、精品化、设施化发展。
二是创新服务,改善渔业精细化管理。围绕渔业主导和主推技术推广,实施科技入户“春季行动”和渔农培训“阳光工程”;普及生态健康高效养殖、无公害水产养殖用药、病害防控等先进适用技术;走基层送服务建立一线巡查长效机制,为渔农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的零距离服务。
三是创新模式,推进特色规模化养殖。围绕实施“百千万渔业工程”建设项目,在全市推出了10家项目单位,先行先试。重点推行了稻田养蟹、甲鱼生态养殖、鱼藕混养、小网箱罗非鱼养殖及庭院养殖模式;实施名优品种改良工程,引进美国三文鱼、锦鲤、金鱼、黄河鲤、荷包红鲤等共计200余万尾。通过发展“名特优”养殖,促进渔业增效,渔农增收。
来源:淄博市水利与渔业局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