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西藏“菌王”松茸迎丰收 亟待“突围”
2024-05-04 18:20    6377 

八月藏东南,雨频行路艰。不过在“西藏江南”——林芝地区,阴雨连绵的天气在生活于密林之中的民众看来,则预示着“菌王”松茸又将迎来丰收。

松茸是中国国家二级濒危保护物种,与灵芝、冬虫夏草、羊肚菌并称为中国四大名菌。西藏林芝地区是松茸主要产地之一,在工布江达、波密、米林等县都有分布,出口量也在全国占有一定比重。

相关资料显示,松茸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年产量低且无法人工栽培,属国际化的天然滋补品,主要消费地区和国家以欧洲、日本和韩国为主,其中日本的进口价格和消费量居首。

林芝波密县村民旺加自幼随村人进山采松茸,他见证了这一森林的馈赠,从当地普通人的饭桌走向海外,成为国际市场的紧俏货。但近几年来,旺加和村人们发现,“新鲜松茸的价格一年不如一年”。

“最贵的时候,卖到过1、2百至数百元(人民币,下同)1斤”,旺加指着从村子里收集来的一筐筐松茸,“像这样的,稍微大一点儿的1斤50元,好的也只能卖到60、70元1斤。”

这段时间,巴吉村的白玛每天都要爬上陡峭的阿巴达拉山,或匍匐、或蹲坐在潮湿茂密的森林下寻找松茸。相比自己的辛苦,她认为,“采下来的优质松茸,一斤卖200多元都不算贵”。

松茸味美,但寻找和采集很难。白玛说,一般2个人在山上每天6个小时,4、5天才可以采到2斤多,由于下雨多,每个人浑身都湿透了,一不小心头发就和树枝、树藤缠在一起,几天下来腰酸腿疼,苦不堪言。

“今年我们出口就没怎么做,全部精力都用于开拓国内市场”,罗建所在的公司是林芝地区最早从事松茸出口贸易的企业。

多年负责松茸出口的罗建认为,周边产地产量增加,小商小贩恶性竞争、无证采集收购,以及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松茸消费市场的低迷,都造成了松茸价格持续走低,利润微薄的困局。

林芝地区商务局生物科技开发管理科科长刘勇强说,松茸作为国家濒危保护物种,当地采取了保护性开发举措,专门出台了《林芝松茸保护办法》,对恶性竞争、采集秩序、资源可持续利用都做了明确规定,并按照相关规定,实行了严格的采集、销售许可审批措施。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