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专家称中国乳企受“毒奶”污染是受害者 可向恒天然索赔
2024-05-04 18:18    5158 

8月5日,福州一超市洋奶粉因“多美滋”事件后暂无人问津。2日,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公司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一个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4家进口了可能受肉毒杆菌污染的恒天然产品的企业名单,“多美滋”奶粉位列其中。

日前,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的38吨乳清蛋白粉查出肉毒杆菌,由于进口恒天然提供的原材料,数家中国企业的产品可能受到污染。当前,这些企业已经发表声明召回相关产品。专家表示,产品受污染的中国乳企是受害者,可以根据中国的法律和买卖合同向恒天然索赔;不管对于中国消费者还是进口乳企,恒天然作为最终责任者必须承担责任。

8月2日恒天然集团声明,新西兰本地一家工厂去年5月生产的3批次、共38吨浓缩乳清蛋白中含有肉毒杆菌。当天对包括4家中国企业在内的8家客户发出提醒。这4家企业是: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公司和杭州娃哈哈进出口公司,上海市糖业烟酒公司,多美滋婴幼儿食品公司。5日,雅培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也承认2个批次婴幼儿奶粉可能受到污染。

8月5日,恒天然集团ceo西奥?史毕根斯(theo spierings)在京召开发布会向中国消费者道歉,表示10%的产品已经召回,90%的产品已经找到去向。目前,所有涉事企业均已经对受污染产品进行召回,但除了产品召回外,还没有中国企业向原料供应商恒天然索赔的消息。

“签订合同到时候要求产品是安全和合格的,现在出了问题,责任完全在恒天然。既然恒天然已经承认其产品有质量缺陷,中国进口乳企就有权利按照合同约定向恒天然主张权利和索赔。”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如果消费者向中国乳企要求赔偿的,中国乳企可以向恒天然追偿,因为它是始作俑者。他认为,对于没有损害的消费者,适用《中国合同法》96条的“10倍价款的惩罚性赔偿”,受到实际损害和潜在损害的消费者,必须按实际损失赔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