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上半年广西桂林市大力提升水产品质量,水产养殖业持续增长
2024-05-04 18:12    4406 

提升水产品质量,水产养殖业持续增长

记者采访获悉,今年上半年桂林市亚冷水渔业养殖面积共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9.4%,其中,鲑鳟鱼类养殖面积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2%;鲟鱼养殖5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75%;大鲵养殖面积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4%。

“用泉水高密度养殖冷水鱼,利润竟然是养殖普通鱼的10倍多!”“40亩鱼塘,养殖鲟鱼、金鳟、虹鳟等冷水鱼,产值高达600多万元,了不起!”7月30日上午,参加全区水产畜牧业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暨助农增收现场经验交流会的人员,在参观灵川潮田冷水鱼养殖基地时,不时啧啧称赞。

卢建明告诉记者,桂林市的水产养殖业之所以能获得持续增长,主要原因在于桂林市为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正在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高产值高利润的冷水鱼、大闸蟹等水产品的养殖面积,全面提升桂林水产品的质量,大幅度增加养殖农户的收入。

目前,桂林市以虹鳟、鲟鱼为代表的亚冷水渔业发展迅猛。位于资源的桂林市冷水鱼良种培育中心,今年已孵化鱼卵18万粒,引进北极红点鲑鱼种4万尾。全州天湖水库开展了冷水鱼的生态养殖和网箱养殖,永福县也进行了鲟鱼的网箱养殖,临桂、龙胜、灌阳、灵川、兴安等县(自治县)均扩大了亚冷水渔业养殖规模。以中华绒螯蟹(大闸蟹)、石蛙为代表的新品种养殖示范进展顺利。在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桂林市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开展了中华绒螯蟹示范养殖工作。2月26日从上海引进大闸蟹种(扣蟹)10万只,分别在临桂会仙、兴安鱼种场、阳朔乌龙泉山庄等地进行放流式粗养、池塘精养两种模式养殖试验,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此外,今年我市还引进了北极红点鲑4万尾,计划从湖北引进原种进行培育。通过这些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将有利于促进我市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高桂林渔业的经济效益。

来源:桂林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