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储政策的变化导致一向坚挺的菜籽油价格“一泻千里”,嗅觉灵敏的套利者通过做空菜籽油、做多豆油或棕榈油的方式,在三个月内最多获利近2000点。
由于豆油、棕榈油、菜籽油的价格走势大致雷同,在其中寻觅套利机会的资金可以较小的风险获得一定的收益。自2011年以来,菜籽油期货的价格表现明显强于其他油脂品种,价差在5月初达到了历史高位。
数据显示,菜籽油指数与豆油指数的价差在5月2日达到2484的最高位,菜籽油指数与棕榈油指数的价差在5月3日达到3844的纪录高位。
此后价差缓慢回落,嗅觉灵敏的套利者认为价差或将向历史均值回归,因此通过做空菜籽油、做多豆油或棕榈油的方式推动价差回归。
6月初,中储粮调整了菜籽油的收储政策,严查以进口菜籽油或其他油脂掺杂交给国储的行为,这导致涉油企业将进口菜籽油转到期货市场上进行抛售,引发菜籽油连续暴跌。
“在政府收储政策的推动下,菜油表现一直较为坚挺,与其他油脂的价差开始出现扭曲,而且远高于国际市场菜油价格。而在豆油、棕油连创新低的背景下,如此高的价差必然带来巨大的寻租空间,大量的涉油企业开始将国外菜油或其他油脂交给国储,从而迫使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首创期货总经理助理黄晓表示。
5月底至7月底,菜籽油1309合约每吨累计下跌2000元,跌幅达20%。而同期豆油和棕榈油的跌幅却小得多。
“菜籽油前期坚挺主要是对政策支持的期待,没有政策支持自然跌得比较多。况且可以炒作远期澳大利亚菜籽的进口,那比加拿大(菜籽)要便宜很多。”弘业期货分析师蒋倩倩表示。
截至8月5日上午收盘,菜籽油指数与豆油指数的价差回落至594,菜籽油指数与棕榈油指数的价差回落至2118,三个月的时间内,上述价差分别缩小了1890点和1726点。
“这是方向做对了,如果做反了呢?看起来套利的风险小,但其实在市场波动加剧的情况下,套利的风险堪比投机。”一家私募基金经理表示。
来源:阿思达克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