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列岛位于中国第一大群岛舟山群岛的北部,长江口与杭州湾的汇合处,是中国东海的渔场中心,号称“东海鱼库”,海域盛产黄鱼、带鱼、墨鱼、黄龙虾米等。
随着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的共识,这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必然之路。而近年来出现的“碳汇渔业”更是成为了我国低碳经济的新亮点。所谓碳汇渔业,是指直接或间接吸收并储存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而减缓水体酸化和气候变暖的渔业生产活动。简单地说,不投饵的渔业活动都可以称作碳汇渔业。对于碳汇渔业,国家环保部门曾有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碳或绿色碳的捕获是由海洋生物(包括浮游生物、细菌、海藻、盐沼植物和红树林)完成的,海洋拥有强大的捕获碳功能。单位海域中生物固碳量是森林的10倍,是草原的290倍,海洋是当之无愧的固碳冠军。
而在舟山,人们也燃起了发展碳汇渔业的热情,在舟山建立碳汇渔业实验区的想法在舟山海洋渔业人心中酝酿已久。在传统水产养殖的概念中,注入碳汇渔业试验田的新内涵,乃至探索舟山“碳交易”市场,无疑让人们拥有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舟山已经开辟了牧耕海鱼的新模式,其中东极碳汇渔业实验区成为了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浙江海洋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伟称:海水养殖业既保障食物安全,又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同时发展生态系统水平的海水养殖将成为现代渔业发展的突破点。“海洋碳汇渔业是指包括藻类和贝类等养殖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大量滤食浮游植物从海水中吸收碳元素的过程和生产活动,还包括以浮游生物和贝类、藻类为食物的鱼类、头足类、甲壳类和棘皮动物等生物资源种类通过食物链和生产活动所使用的碳。简言之,碳汇渔业对碳元素的吸收作用意义重大。
来源:舟山新区政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