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已经成为对虾业挥之不去的梦魇,近日南方农村报记者走访阳西沿海一带,看到疫情依然严重。面对不利形势,不少人改变以往的单一养殖模式试图改善局面,但是困难重重,而随着病害蔓延,养殖户亏损、经销商风险增加,整个产业链裂痕不断扩大。
转变养殖模式不容易
“我们这早造虾成功率大概只有2-3成。”7月13日,溪头镇养殖户邓老板告诉记者,但他并不大愿意记者造访,因为“养得不好”。
阳西县沙扒镇绿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绿康合作社)理事长陈增前则说,沙扒的成功率比溪头还要低,好多人投几次苗都失败,“整个沙扒目前可能都有7成虾塘空着。”记者走访沙扒期间看到,很多原本应在生产旺季的虾塘都是空的。有养殖户说,很多人要等到农历7、8月份,天气慢慢凉下来再投苗,在养殖户的经验里,天气凉下来之后,白对虾成活率相对会高一些。(农财宝典)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