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贸易商积极囤货 市场上小麦难寻
去年夏粮丰收以后小麦的收购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每斤收购价格一度达到了一块三毛五,农民和贸易商都从中尝到了甜头。今年六月以后新季小麦也开始走向市场,根据去年的行情,贸易商们又开始大规模的收购,可是令他们头疼的是,今年的小麦突然不好收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近日我们的记者就来到小麦主产区山东省进行了实地探访。
多日持续的高温把山东各地笼罩在火炉中,中午是一天中日照强度最高的时候,然而让收购商杜长平最上火的,不是炎热的天气,而是迟迟不来送货的小麦收购点商贩。一上午过去了,送小麦的车只来了三辆,与往常每天三十多辆送货车相比,相差甚远。
山东聊城联益粮食贸易有限公司采购质检科科长杜长平对记者说,我们这一天应该收20多辆车到30辆车才正常,现在就是十来车,今天是上午四车,下午三车,才收了7车,他这个车小,才拉两万多斤,以前都是打车拉四万斤。
山东济南冯堂村收购点商贩表示,农民也不卖啊,收这一车已经感觉很侥幸了。
等了两个小时左右,终于来了两个卸货的车辆,杜长平立刻开始了对小麦的检验工作,爬上货车,抽取样品,一套熟练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急切的心理。在检验过后,这车小麦似乎让他不太满意,但是为了能够在市场上找到小麦,收购的标准自然也降低了一些,只要不是太差劲的,剩余的都可以送入储存库。
山东聊城联益粮食贸易有限公司采购质检科科长杜长平说:有一些常户,他在下面也不好收,来了以后水分不行,我们也对他们放松放松。
记者问:是不是因为下面货很少?
杜长平说:对,下面麦子很少,来了以后你也不能不收啊。
山东聊城茌平县收购点商贩也说,不卖的挺多的。不用钱,这个价格也不行,我这一车都是待存的,也不是卖的。
杜长平所在的贸易企业,是今年刚刚建成的,建立的初衷就是看着去年在囤积小麦上大赚了一笔,今年小麦一上市短短一周的时间价格上涨了近10%左右,所以厂子里也开始大量的收购小麦,打算存放起来等待价格继续上涨。粮库的储存能力在1万吨左右,目前只存放了近一半,找小麦也是杜长平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来源:经济信息联播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