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国内餐饮业30年来首现负增长
2024-05-04 17:43    7637 

近日,中央部门集体“晒三公”。2012年的预算与决算数对比显示,82个中央部门的接待费用一共减少5400多万元。降低幅度最大的是中国国际贸促会,达到68.7%。其次是共青团中央,降幅达到41.7%。

去年12月初,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自上而下倡导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之风。从数字来看,中央部门的公务接待费用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遏制“舌尖上的腐败”效果显现。

中央部门之外,各地公款吃喝的现象也有所减少。今年3月~5月,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在全国693个城市和县城,随机抽样3000位城镇居民进行的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认为公款吃喝的现象减少了。多达78%的公职就职者(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人员)认为“公款吃喝”比以前减少了。

公款聚餐和高档商务宴请减少后,很多高档餐饮机构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供需关系急速逆转。北京市商务委在近日的“高端餐饮企业转型发展交流会”上公布,监测15家经营商务餐为主的餐饮企业发现,今年1月至5月,营业额同比下降36.4%。受此影响,1月至5月全市餐饮收入首次出现下降,降幅为5.6%,是近年来的低谷。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餐饮收入实现1.18万亿元,同比增长8.7%。而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年营业总收入200万元)收入3743亿元,同比下降2.2%,这些企业大多占据高端餐饮市场。

中国烹饪协会用“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形容今年年初以来我国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的收入下滑态势。在其《2013年一季度餐饮行业分析与思考》的报告中写道,当前,高档酒店营业额骤降,就餐人数锐减,中高端正餐下滑明显。大众餐饮也正面临着经营成本持续上涨、盈利能力日益下滑、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发展后劲疲软乏力等困局。报告认为,餐饮业的危机是对过去30多年中国餐饮业粗放型发展方式的挑战。餐饮业30年的高速增长并非来源于产业能力的推动,只是来源于市场的自然增长。尽管餐饮业也在不断地进行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转型升级,但这种转型升级不够彻底,也不够坚决,甚至由于经营的标准性、规范性欠缺和市场的无序性,某些时候在走回头路。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