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夷扇贝捕捞上船,船上工作人员迅速进行挑选分装。提起大连海鲜,虾夷扇贝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水产品之一,全国有九成虾夷扇贝出自大连。虾夷扇贝因其个体较大、口感鲜美、经济价值高在众多扇贝中脱颖而出。2010年大连虾夷扇贝被农业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为了探究鲜美的虾夷扇贝如何从海底走上餐桌,记者来到虾夷扇贝主产区——海洋岛,随船出海探访虾夷扇贝采捕全程。
见闻 虾夷扇贝按年龄“分班”
早晨5点,在海洋岛码头,停靠在岸边的渔船响起了铃声,船员们如同听到了集结号一般套上工作服,一天的航程就此开始。
海洋岛是长海县距离大陆最远的岛屿,距离大连135.1公里,由于远离大陆,水质洁净,不受大陆沿岸江河径流及工厂污染的影响,属于国家一类水质标准。海洋岛也是我国着名四大渔场之一,资源丰富、饵料充足。自然优势让这里成为虾夷扇贝天然野生的核心区域。
按照休渔期要求,经省厅上报后方可在养殖区域内作业。记者搭乘的是大连海洋岛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720马力领头船,一同出行的还有400~600马力不等的其他9艘船。王队长是所有船只的领队,他是土生土长的海洋岛人,有着30多年海上作业经验。出海当天的海浪预报为1米轻浪,是个难得的好天气。“对我们来说,是没有天气、节日之分的,因为市场随时都有需求,365天只要海况允许都会出海作业。 ”
海洋岛集团底播增养殖海域达234.5万亩,面对茫茫大海,如何分辨哪里有虾夷扇贝?王队长熟练地操作起驾驶台上的一个显示屏,屏幕上的海区地图被分为大小不一的小方块,每个方块上都标有一连串数字。“这些小方块就是每天的计划作业地标,数字则记录着扇贝的年龄。”王队长介绍,在扇贝苗投入大海底部时,就划定了海区,通过定位投苗,能够有效区分不同年份投放的苗种。一方面是为了管理和监控,另外能够精确打捞。王队长指着屏幕上南向的一个方块说:“这就是今天作业海域,每天我们都会按照不同的底播年份,进行分区域分船捕捞生产。 ”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