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江苏无锡今年水稻收成看好
2024-05-04 17:17    9293 

“人在屋里热到跳,稻在田里热到笑”。盛夏高温,是水稻生长最快的季节,也是病虫害高发的季节。日前,记者来到我市最大的水稻种植园区惠山都市农业园,走进绿色田野,零距离感受高温烈日下基层一线农技人员的辛劳。

上午10点,太阳火辣辣地暴烤着大地,空气中涌动着阵阵热浪。在惠山都市农业园一望无边的稻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已长得有一筷子高,再过3个月就能开镰收割。玉祁街道农技站农技师周波头顶高温,蹲坐在田埂上,察看稻苗病虫情况:俯下身子,拨开稻叶,仔细检查稻株芯叶中有无病虫;接着,又用手轻轻翻开稻苗的每片叶子,检查上下叶面是否有虫卵。“今天上午要抽查5个地块的病虫情况,从目前看,总体病虫控制情况还属正常。”满身大汗的他说。

头戴大草帽,手臂上套着袖套,脚上穿着的长筒雨鞋上沾满了黄色的泥巴……从外表看,36岁的周波,活脱脱就是一个老农民的形象。由于今年高温高湿的天气,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迁入性病虫呈现迁入早、迁入量大的特点,连续多年大面积发生的水稻纹枯病也进入了预防浸染的关键期。作为农技站植保工作负责人,指导农民科学防治病虫、平衡施肥成为了这段时间周波日常工作的头等大事。

站在空旷的田里,太阳毫无遮拦地直射在身上,一会儿记者就感到皮肤烧灼般疼痛。虽然周波把全身遮盖得严严实实,但近40摄氏度的高温,还是让他有种中暑的感觉。为了及时掌握夏季虫情,每周有三天,他早上6点半就要来到定点的稻田里,手拿竹棒“赶蛾子”,并按照单位面积蛾起飞数量,估算出每亩田间的蛾数总量。一直要忙到7点半,浑身湿漉漉的他方才回家,换衣服、吃早饭。“蛾子数量多少,关乎到下一阶段虫害的轻重。如等太阳出来再赶蛾子数字就不准确了。”每周还有两天是区里统一规定的虫情上报日,早上8点,他就“全副武装”地走进田间,巡视虫情,到11点才能回办公室喘口气。下午,他还要忙着把查虫情况整理成文字,并对虫情测报灯诱捕到的上千个虫进行逐一清点、分类、记录,及时报送区农林局,为全区病虫害防治提供第一手资料。空余时间,他就开着车在田间地头“巡诊”,现场为农民排忧解难。

“街道农技人员几乎天天都来,遇到种植问题,我们随时都能当面向他们请教。”园区种田大户周二万手捧装满尿素的簸箕,正在稻田里施肥。几天前,周波察看他家苗情时,发现禾苗因土壤缺乏营养出现泛黄现象,当即开出“药方”:每亩增施25斤尿素、50斤复合肥,并叮嘱他要及时做好稻田放水“搁田”、病虫防治等工作。在玉祁街道,农技人员成为了广大种田大户最信任的朋友,由周波编发的农技简报本月已发到了第12期,每年向他咨询求援的电话有几百个。“得益于良好的田间管理,今年水稻收成肯定比去年好。”周波颇有信心地表示。

来源:无锡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