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副省长黄旭明在“兰溪市将建3000亩稻鱼共生基地促农增收”信息简报上做出重要批示:“推广和扩大稻鱼共生等新型种养殖模式,不但给农民实实在在增加收入,而且一举多得。”
7月20日,来自省政府办公厅农业处、省种植业管理局、省海洋渔业局渔业处、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多个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专家,前往兰溪市上华街道雅滩村赵志芳养殖场稻鱼共生示范基地实地调研,看到鱼塘内2013年新引种的芦苇稻长势喜人,植株高度超过1.5米,鱼塘内投放的黄颡鱼、鲫鱼等生长情况良好。
据悉,2013年兰溪市“养鱼稳粮增收工程”推广面积达到3000亩,正在稳步推进,形成了稻鱼、稻鳅和稻鳖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在上华街道、诸葛镇等地都设立了示范基地。这种新型生态种养模式既提高了种粮综合效益,又持续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得知兰溪的这一种养模式后,我市不少农民表示出浓厚兴趣,不少人打去电话,打听赵志芳养殖场稻鱼共生示范基地负责人的电话号码,想上门学习。
据了解,芦苇稻株高度可达1.8米至2米,叶片大而长,抗病虫性好,每根稻节上可形成发达的水生根,种在1米多深的水里看起来就像芦苇,故名“芦苇稻”。这种新型水稻由浙江大学利用现代诱变技术培育而成。在水产养殖池塘中推广这一高效生态种养新技术,既能净化养殖水质,吸收水体中多余的氮、磷等元素,又能提高养殖水产品的品质,还能生产出不施农药、不施化肥的优质稻米。
兰溪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说:“兰溪是全省珍珠产业带上的重要县市之一,从业人员多,养殖面积大。近年来珍珠行情下滑,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户积极性减弱,养殖面积减少,甚至出现池塘闲置情况。而种植芦苇稻的稻鱼共生新模式,特别适合珍珠塘推广,对提高池塘利用率、增加养殖效益、拓宽农民致富渠道都有积极意义。”
来源:浙江省农业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