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扬州绿杨春“涉红” 首批本土红茶正式问世
2024-05-04 17:09    6317 

近年来,随着西湖龙井“涉红”后,红茶在当地迅速崛起,掀起一阵“红茶热”。这也为扬州绿杨春发展提供了借鉴。近日,记者从仪征绿杨春茶叶协会获悉,采用本土绿杨春原料制作的首批本土红茶正式问世。不过,对于绿杨春“涉红”,业内却褒贬不一。

“我们是扬州首批推出本土红茶的企业,首批红茶产量只有100斤左右,以朋友品尝为主。”仪征某茶业园的负责人介绍,这两年红茶十分红火,为此,他们早就谋划制作红茶,并请来专业做红茶的师傅,如果今年市场反响好,明年将大规模生产红茶。“虽然采用绿杨春的原料制作,但既然是红茶,当然不能用绿杨春的品牌,所以要将这批红茶重新命名。”

据悉,相比绿茶,红茶的制作技艺更复杂。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

对于首批出炉的本土“红茶”,一位品尝过的仪征绿杨春茶叶协会相关人士评价,色、香、味、形上尚可,唯一不足的是味上欠缺。“当然不能刚问世就要求过高,希望慢慢做出精品。”

仪征绿杨春茶叶协会相关人士介绍,这两年红茶十分红火,特别是金骏眉等红茶走红后,喝红茶似乎成为一种潮流,特别是“绿茶之王”的西湖龙井涉红后,市场上形成了一股“红茶热”,而扬州品牌绿杨春目前在这块是空白。

“这批红茶原料选取的是春茶后期原料。”仪征某茶业园的负责人介绍,他从去年开始就考虑推出绿杨春红茶产品。目前推出的这批红茶原料如果做绿杨春销售的话,售价不过180元/斤,而制作成功夫红茶后,一斤售价可以达到五六百元。

“如果红茶推广后反响不错,可以带动更多的茶企涉及红茶生产。”彭云介绍,目前仪征有5万亩茶园,春、夏、秋三季都可产,但加工、销售的基本是春茶,夏秋茶几乎无人采摘、加工,几乎是荒废掉的。“平均每年可利用的春茶只有40天左右,其他季节几乎都荒废。”彭云介绍,制作红茶之后,有望拓展茶农的收入,使得一亩茶园的产值提高五六千元的收益。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春茶一般没有病虫害,基本不用农药,而夏秋茶需要用到农药。以夏秋茶为原料加工的茶叶,在成分的理化指标上较难把控。“所以要采用夏秋茶为原料制作红茶,对品质的要求更高。”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