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温岭海洋渔业部门在东海近海海区投放了200多万粒曼氏无针乌贼卵,用以改善近海的海洋渔业资源。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前,浙江是曼氏无针乌贼主产区,进入80年代,该品种乌贼由于环境因素和过度捕捞一度绝迹,2004年起,我省研究人员在近海研究时再度发现该品种乌贼卵并由此进入人工培育阶段,2006年,我省在舟山、温州等沿海近海海区试放流乌贼卵,喜获成功,曼氏无针乌贼数量有了可喜的增幅。
当天上午,在温岭洛屿、三蒜岛、牛山增殖放流保护区,投放人员用网袋和塑料箱体组合成一个个护卵箱,随后将乌贼卵分批倒入箱中,接着,这些护卵箱和浮标一起间隔着被限定在一条粗壮的缆绳上,缆绳两段也分别被铁锚固定在保护区内。
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样固定的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乌贼卵受到其他鱼类的捕食以及漂浮可能带来的撞击,乌贼卵孵化成功后,小乌贼就可以穿过网眼在海里自由成长了。接下来,海洋渔业执法人员还将开展密集海上巡视,尽量杜绝其他非法作业船只对放流的乌贼卵可能造成的损害。
通过此次投放活动,将有效恢复温岭近海的曼氏无针乌贼数量,有效改善当地海洋生态环境。
温岭市海洋与渔业局 程新辉
来源:温岭市海洋与渔业局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