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虹桥水库边的双拥大道旁有个鱼塘,这是舟山市首个黄金鲫养殖户王连华的鱼塘。昨晚6时许,在王连华的鱼塘内,多人正用力将渔网从鱼塘东岸拖至西岸,一声“起网”后,一道金光让人睁不开眼,这是啥鱼?定睛一看,原来网内全是黄金鲫。
黄金鲫卖价是普通鲫鱼的2倍
黄金鲫与普通鲫鱼最大的不同便是通体金黄色的鳞片,个大,头小,头后背部隆起。它算是“外来户”,据说这种鱼最早引自德国,引入我国后在北方地区开始进行鱼苗培育。因为它具有抗寒、抗逆、抗病,且含肉率高、营养价值高等特点,逐渐被引入到江苏、浙江等地养殖。
“这鱼不挑食、容易养、口感好,销路也不用愁!”王连华养鱼十多年了,他发现普通鲫鱼是个挑食的家伙,平日只吃饲料,而且对饲料要求很高,但长肉却慢。“我发现黄金鲫除了吃饲料外,连野草、蔬菜叶也喜欢吃,因为吃得杂,所以体格特别棒,长肉也很快。”王连华说。
王连华算了一笔经济账:普通鲫鱼只吃比较好的饲料,而黄金鲫可以投喂混合饲料,饲料成本省了一笔,在同等时间内,鲫鱼长肉速度只有黄金鲫的一半。此外,黄金鲫的批发价为14元/斤,鲫鱼批发价只有黄金鲫的一半。这么一算,王连华决定开始大范围养殖“吃苦耐劳”的黄金鲫。
套养模式增加经济效益
间养和套养是养鱼人口中的专业术语。为了更好理解,王连华举了个例子:间养就是投入3000条鱼苗,一直喂养到每条鱼重3斤时,开始起网。套养则是投入6000条鱼苗,在其长到条重1.5斤时捕捞掉一半,剩余的养到条重3斤再起网。
王连华说,同样是收获9000斤鱼,但套养的饲料成本等明显较少,所以他都采取以黄金鲫为主,搭配白鲢、河鲫鱼、鳊鱼等鱼种套养模式,不仅增加了单位产量,同时也起到净化水质、改善养殖水环境作用。“套养可是个技术活,搞不好鱼塘密度过高,会‘翻塘’的。”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