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国冷冻食品协会、泰国虾协会、泰国海洋虾农民协会和泰国东部虾协会发表联合声明称:从2012年底开始,泰国虾养殖受ems(早期死亡综合症)影响,产量减少50%.但随着虾苗成活率提高,产量在2013年第三季度开始复苏,预计在2014年将恢复到原来水平。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泰国冷冻食物协会曾经发出警告,泰国虾产量可能比去年减少50%,并且ems的问题还未能解决,泰国的虾产量还会继续下降,泰国虾产业将进入衰退时期。
2013年1-4月数据显示原料虾价格上涨50%,泰国出口量下降29%,出口总值下降27.6%.行业人士估计,2013年出口量只有2012年的40%.加工厂每天只能维持10%-20%产能,此外还得负担人工成本和利率。
6月21日,泰国渔业部门的负责人wimol jantrarotai召开会议,启动"预防ems"的项目。该项目主要措施包括提升孵化场的环境条件,规范亲虾管理,虾苗筛选,提升虾苗质量以及养殖场自身的严格管理。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ems的发生。
"通过观察和学习泰国内外未发生ems的区域,改进虾的养殖技术。"泰国渔业部门的负责人wimol jantrarotai说,对虾产业链上游的孵化场之间的合作,沿着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的思路提升养殖技术,在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信心。
随着孵化场和养殖场之间的深入合作,对虾养殖情况出现了好转,近期虾苗的成活率提升到了50%-60%.由于虾苗成活率的提高,泰国的虾产量在2013年第三季度开始复苏,业内人士预测,到2014年将恢复到正常水平。泰国也将继续维持虾的主要生产国以及出口国的地位。
来源:南方农村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