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科院曹院士推荐养殖中科3号异育银鲫 养殖户发了财
2024-05-04 15:47    1064 

记者 杨富春 通讯员 李明 吕根

19日,酷暑难当。湖北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徐洼队,中科院曹文煊院士工作站千亩水产实验基地,一派鱼跃年丰画面:十几名农工正拉网收鱼,肥硕的鱼儿扑腾腾跃出水面,阳光映出点点金黄……“养20多年鱼,今年‘中科3号’收益最好。”养殖户刘学峰快人快语,“以前主要养传统银鲫和彭泽鲫,这几年退化严重,效益不高。去年曹院士推荐异育银鲫‘中科3号’,可发了财。”

曹文煊是中国农谷计划引进的50名涉农院士之一,他的团队去年进驻中国农谷核心区。今年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中科3号”,池塘传统混养与单体高密度精养养殖模式,在屈家岭均获成功。“这块区域,东边500多亩是单养,西边300多亩是混养”。刘学峰说,混养除‘中科3号’外,还能养草鱼、鳊鱼,整个水域都可利用。单养优势是鱼到成熟期后,捕捞后直接上车,死亡率小。”“中科3号比传统银鲫生长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发病率极低,亩产达一吨。同比养殖情况下,‘中科3号’平均亩产增收在1000元以上。”曹院士团队一技术员说。

刘学峰说:“我的30亩塘一天要喂一吨料,相当于每天投5000元,一直投到7月底。今年保守估计是平均每亩1吨鱼,按去年7块钱一斤的价格,毛利润210万元,今年赚几十万没问题。”

来源:湖北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