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日前发布消息称,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消息一出,诸多外媒立马纷纷热议,称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专家认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过半,金融改革正式进入深水区,由于存款利率比较敏感,在配套措施建立之前,放开的风险较大,目前还很难完全放开;不过年内有望出台存款保险制度,为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兜底。
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外媒赞利率市场化迈关键一步
央行19日晚间表示,20日起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但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此前一次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去年6月、7月两次扩大利率浮动空间。
对此,路透社7月19日援引分析人士报道称,贷款利率彻底放开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具有里程牌意义,体现了中国政府在推进利率改革的力度和决心。此举将让不同的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服务的空间更大,也给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助于金融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相当于盘活存量一个比较实在的举措;不过央行并未同步放开存款利率管制令市场略感失望,也显示其循序渐进和谨慎的政策意图。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7月19日援引经济学家分析称,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是中国推进金融改革的重要信号。这是中国迈出的积极一步,此举表明了中国新领导层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主要向外界传递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信号。
中国央行一直表示希望放开金融管制,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是金融改革的关键步骤。在中国经济显现放缓迹象的背景下,任何下调贷款利率的做法,即使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也都会受到经济学家和改革派的欢迎。
新加坡联合早报中文网7月20日报道称,多位经济分析师及学者对新措施大呼利好,认为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是朝利率市场化前进的一个重大进步,也是中国新一届政府坚持推动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信号。取消贷款利率下限,能令贷款利率下移,在中国经济疲软的今天,可以起到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
但有市场人士认为,贷款利率下限取消,象征重于实际。尽管如此,分析师相信,此次中国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意味着中国正朝着人民币自由兑换和汇率自由浮动的目标迈进。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