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农业标准化助推洱源梅子产业群发展效益凸显
2024-05-04 15:44    8368 

随着第七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在洱源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州、县质监部门的积极引导帮扶下,洱源县已梅子逐渐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构建出了“基地、加工、科研、市场”四大平台,梅子产业群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真可谓绿了荒山,富了果农,带动了产业,增加了收益,凸现农业标准化效益。

一是种植面积增加。在全国第七批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带动下,结合云南省“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在梅子主产区开展了二期梅果整形修剪、果树嫁接及加工技术园艺工培训,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20多人,不仅提升了示范区梅农科学种管技能,还增加了示范面积。全县梅树种植面积示范前的8.5万亩增加到示范后的9.4万亩,种植面积增加了0.9万亩。通过示范后新增挂果面积3500亩,新增产量360吨,新增效益280万元。

二是梅果系列产品数量增加。在梅果产业群效益的推动下,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县委、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大理质监部门的帮扶下,梅果生产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全县梅果企业生产的梅果系列产品数量从示范前的4大类120个产品增加到示范后的4大类150个产品,梅果系列产品数量增加了30个。

三是梅果生产企业产值增加。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前,洱源梅果生产企业产值为4145万元,示范后产值为4893万元,产值增加了748万元。

四是上缴税额增加。示范前,洱源梅果生产企业上缴的税额仅为253万元,示范后,上缴的税额增加到386万元,上缴税额增加了133万元。 -

五是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前,洱源梅果生产企业的产品合格率为93.5%,示范后,产品合格率为96.5%,产品合格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洱宝”牌话梅和果糕两个产品荣获“云南名牌产品”称号。()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