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颁布的《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使天然水域中日益衰竭的渔业资源得到修复、养护和增殖,大竹县把天然水域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常态化管理,将天然水域的增殖放流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近日,该县投入增殖放流专项资金10万元,同时在境内的清水河庙坝链子桥、高穴黄滩河、五仓河、石桥铺铜钵河、观音河等天然水域人工增殖放流鱼种21.8万尾。
为保证放流鱼种质量好、数量足、价格合理,该县水务局、财政局、渔政监督管理站密切配合,对放流鱼种的采购实行公开招投标。将全县具有较大规模、较好技术、较强实力的鱼苗鱼种生产专业场站集中进行比选,在“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下择优选定放流鱼种的供货方。随后,县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在放流前组织专家对中标单位的各类鱼种进行检验和检疫,确保苗种质量,使放流的鱼种达到体格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
据悉,此次活动共放流各类鱼种21.8万尾,放流鱼种主要有鲤鱼、鲫鱼、草鱼、花白鲢、黄颡鱼等优良品种。放流地点为该县的东柳河水系、黄滩河水系的4个流域的4个河段。该县城西、黄家、中华、竹北、人和、杨家、清河、二郎、柏家、柏林、高穴、妈妈、欧家等10余个乡镇的沿河群众受益。
来源:四川新闻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