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罂粟,种经作。在曾经的罂粟地上替代种植橡胶、甘蔗、蔬菜已成为老挝北部大部分地区近20年来的新景象。种植经济作物已成为这里农民的主要劳作内容,那些曾经漫山遍野的罂粟花和极度贫困的生活,在他们的记忆里已逐渐变得模糊而遥远。
对毒品堵源治本成为金三角地区政府和全球共识,单纯禁种并不是治本的有效方式,没有新的收入方式来填补禁种造成的收入真空,复种就将成为无法避免的现象。
多年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外贸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到境外发展替代种植,帮助当地农民获得合理的、稳定的收入,让替代种植成为自觉自愿行为,替代性的干预行动与扶贫济困成为带动当地百姓致富的有力推手,为中国乃至世界从源头禁绝毒品树立了一道绿色屏障。这些个人和组织进村入户、扶危济困……发展合作社,让利当地农民,同时发展壮大自己;企业注重发展当地社会事业,带来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改善,也满足企业本身所需的原料供应;替代种植实现了“两头甜”,带动一方,富裕一方。
中老合作甜了农民
榨季,老挝万亩连片的甘蔗林中人声鼎沸,砍、捆、装车……青纱帐不一会就倒下一大片,当地农民正在热火朝天砍收甘蔗。这些甘蔗经80多公里路途,径直运往勐腊县境内的两家糖厂。
在刚刚结束的2012—2013榨季,西双版纳英茂糖业原料开发有限公司共进口入榨甘蔗10.8万余吨。
这些原料,全部来自公司在老挝南塔省勐信、勐龙两县的种植基地。英茂公司以直接投资方式与老方边境农村合作连片开发甘蔗原料基地,向老方提供种苗、化肥、农药,负责全部回购所种甘蔗原料。
在两县工作站,公司派驻了18名技术人员向当地农民传授、推广甘蔗种植、管理科技。目前,已发展甘蔗种植3.9万亩,今年计划新增2.5万亩。
勐腊县委、县政府于1996年开始分别与老挝丰沙里省奔怒县和温带县、南塔省南塔县签订甘蔗种植合作协议,实施多层次多形式的罂粟替代种植计划,采取“2+3”替代种植模式,即老方提供土地及人力资源,中方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
来源:昆商糖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