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暂告一段落,7月19日,郫县新民镇兴旺村村民立即赶着在自家被洪水冲毁的地里补种秋茄子。同一天,成都市农委灾后生产恢复现场会在这里召开,下一步,该市将抓紧进行抢收抢栽、开沟排涝,最大限度减少受灾损失,确保大春生产。
持续的强降雨天气造成该成都市部分农田被淹,内涝成灾。据农业部门初步统计,全市大春作物受灾面积为30.5万亩,其中10万亩受灾严重,全市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1亿元以上。“这10万亩农田,我们将抓紧时间抢种一季蔬菜。”成都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抢种的包括白菜、四季豆、茄子、番茄等市场急需的蔬菜品种,25天后就可陆续上市,为全市增加约30万吨的蔬菜供应量。当天,成都市种业协会还向各受灾区市县捐赠了469.9公斤种子,价值11万余元,用于帮助受灾群众改种补种。
由于部分被水淹的农田无法立即播种蔬菜,成都市农委还大力推广大棚育苗方式。大棚育苗不受天气影响,7—10天后就可移植栽种。
下一步,成都市将加强受灾农作物的开沟排涝、清淤工作,并重点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对于受灾相对较轻的茄果类蔬菜,将抓紧采收上市,尽量减轻损失。(映安)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