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今年福建省发生7起赤潮 涉及面积155.8平方公里
2024-05-04 15:10    5956 

涉及面积155.8平方公里,持续时间36天,诱发生物均是无毒藻类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昨日消息,据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监测,截至目前,今年我省宁德三沙湾、平潭沿岸、泉州惠安海域、厦门海域共发生7起赤潮,涉及面积155.8平方公里,持续时间36天。诱发赤潮的生物为东海原甲藻、夜光藻等五种,均是无毒藻类。至今未接到因赤潮而造成养殖损失的报告。

去年同期,情况严重得多。仅2012年5月18日至6月8日,福建省海域就发生10次赤潮,涉及面积达323平方公里,而且以米氏凯伦藻为优势种,为有毒藻。赤潮肆虐,导致去年养殖的贝类,特别是鲍鱼大规模死亡,损失巨大。

是否意味着今年海洋生态逐渐好转呢?有关人士指出,赤潮的发生是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光照、风力、水文气象、生物、化学等环境因素,个别年份赤潮减弱不能充分说明海洋生态好转,只能表明该海区没有产生赤潮的条件。

据了解,今年福建省虽未爆发有毒赤潮,但连江、平潭、莆田部分海域仍监测到接近赤潮基准密度1.0×106个/升的有毒米氏凯伦藻。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实验室研究发现,鲍鱼在米氏凯伦藻密度达到104个/升以上时即可能引发死亡。(记者 蔡镇金)

来源:东南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