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我国科学家找到“葡萄溃疡病”元凶
2024-05-04 15:10    7070 

葡萄穗轴干枯、烂果、落粒,在我国20个葡萄主种植省份均有发生,病害造成葡萄减产3%至8%,严重地区达10%至20%,个别地区葡萄园达50%以上。

一支来自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研究团队,把引起上述症状的病害定名为“葡萄溃疡病”,并率先找到了病因。日前,这项研究的部分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真菌多样性》在线发表,首次系统阐述了我国葡萄溃疡病的发生特点与危害程度。

在过去的5年里,北京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葡萄病害研究团队发现,4种病原菌可能引起葡萄溃疡病,其中b.dothidea和l.theobromae是主要优势种群。

论文第一作者燕继晔博士、通讯作者李兴红研究员表示,4种病原菌与我国地理气候密切相关。其中,b.dothidea分布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域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l.theobromae和n.parvum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d.seriata主要分布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域的山东和河北两个省份。

部分菌株的多基因整合系统分析表明,病原菌种间的遗传分化较大,某些种的种内遗传分化较小。在找到“葡萄溃疡”病因之外,研究团队经过室内致病性测定数据分析发现,我国25个主栽葡萄品种对上述4种病原菌均没有显著抗性表现。

在研究过程中,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贵州大学、广西省农科院、泰国皇太后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等相关专家,优势互补,共同协作,使该研究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蔡万涛)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