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滕州市水产局在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基础上,强势推进、强制入轨,强化源头监管,排除风险隐患,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了水产品标准化生产模式,对促进全市渔业经济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水产品养殖执法过程中,重抓“三个到位”。
一是排查摸底到位。对从事水产苗种生产和水产养殖单位进行了再次清查、摸底,收集基础资料,健全完善全市水产养殖单位管理台帐。在此基础上,严格许可制度,提高准入门槛,逐步淘汰规模小、条件差、管理弱的水产品养殖单位。
二是专项整治到位。今年以来,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水产养殖单位的专项整治力度,重点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加大投入品监管和抽样检测力度,督导苗种生产企业建立健全生产日志、用药和销售三项记录。今年上半年,共组织水产苗种和水产养殖专项执法检查12次,出动执法人员90多人次,检查渔业养殖生产单位(个人)81家,检查中未发现渔业养殖单位(个人)存有和使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和氯霉素等禁用兽(渔)药和其他违法违规用药行为。
三是台帐建立到位。要求从事水产养殖的单位把规范运作、建章立制作为自律措施,根据自身特点,逐步建立完善水产品生产安全管理规范,不断加强生产单位自律行为,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从源头上控制水产品质量安全。截至目前,全市水产苗种生产单位领取《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达100%,建立生产记录、用药记录、销售记录达96%,对存在问题的养殖单位(个人),由执法人员填写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完善有关记录。同时,执法人员与渔业养殖生产单位(个人)签订了《渔业养殖生产规范用药承诺书》100余份。
来源:滕州市水产局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