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产业一直是合肥的特色经济之一,据统计,几年来,合肥市财政累计对龙虾产业投入超过1000万元。目前,合肥市龙虾产业经济的总规模已突破20亿元,从业人员近3万人。从数据上看,龙虾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
然而,日前民间却有另一种声音在“唱衰”,称随着人们健康饮食理念的提升,以及小龙虾近年来层出不穷的负面新闻影响,龙虾产业已现空前危机。
到底真相如何?近日,记者做了详细调查。
“抱团”餐饮:生意红火、利润下降
夏季是龙虾餐饮的高峰期,记者采访的首站,是龙虾餐饮最有名气的宁国路龙虾一条街与琥珀山庄龙虾街。
虽然名为龙虾一条街,但整个街上却并非全是龙虾有关的餐饮,但几家名气大、资格老的龙虾店,如老谢、阿胖等依然是整条街上的招牌与人气来源。
晚上9点,正是人们消夜的黄金时间,走进几家大型龙虾店,可以看到龙虾店内的人气非常红火,上座率几乎都在8成以上,且人流不断,几乎有一桌用餐完毕,马上就会有新的顾客重新上桌。而在琥珀山庄,记者发现,这里的龙虾店虽然以小型龙虾排档为主,但人气却丝毫不弱,室内室外都挤满了前来品尝龙虾的食客。
然而,虽然生意如此红火,店家却依然无法“安心落意”,“成本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相应的,利润也在下降。”阿胖龙虾的吴经理这样说道。
吴经理告诉记者,合肥的龙虾货源大多销往外地,本地市场反倒成为了“第二选择”,外地的销路好的话,合肥的龙虾价格就要提高,加上物价上涨等原因。今年以来,龙虾的价格每斤上涨了5元多,但因为竞争激烈,店家也不敢将成品价格抬高,一来二去,总利润也随之不断下降。
小型餐饮:盈利周期长、生存困难
与宁国路、琥珀山庄等“扎堆”龙虾店铺的红火不同,一些“散户”龙虾店,却面临生存困难的窘境。
张老板原本在三孝口附近经营一家小型的龙虾店,虽然并没有选择到大型夜市“抱团”,但凭借着价位和口味上的优势,前几年,张老板的龙虾店生意也算红火。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