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山东“海阳绿茶”进入快速发展期
2024-05-04 14:38    1822 

在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下,山东海阳市近年来依托其独有的土壤气候条件,大规模引进、试栽南方优良茶叶品种,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多。目前,海阳市绿茶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

早在唐朝时期,海阳就有种茶的历史记载。上世纪60年代,海阳市新建了一批茶园,并陆续出产茶叶,但是一直未形成大规模栽植和产业发展。据介绍,海阳处于暖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主要集中在茶作物生长迅速的高温期,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地势中高南低北次高,适合绿茶栽植。土壤偏酸性土壤,非常适宜栽植茶树。同时受温带湿润海洋气候的影响,海阳茶树具有“叶片肥厚、有机和无机合物含量丰富的”产品特性,营养丰富、口感上乘。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表明,海阳绿茶的氨基酸和叶绿素的含量在全国21个茶区中最高,具有营养丰富、口感上乘的产品特性。

截止2012年底,该市共有15个镇区街道、150多个村栽植茶叶,引进并繁育适合本市地理条件的“平阳特早、龙井叶、龙井43、碧云、中茶108、中茶102、福鼎太白”等优良茶树品种10余个,培育出“天夼山、碧雪香、迎春绿、步鹤山、留格绿”等十余个绿茶品牌。全市生产成品150余吨,产值达人数达1万人左右,现有茶叶加工企业15家。

海阳市委、市政府对茶叶产业发展高度重视,不仅每年划拨专款用于发展茶叶产业,还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推进全市绿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绿茶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发展,将“海阳绿茶”打造成北方绿茶的代表和海阳的城市名片。力争到2015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20000亩,培育50亩以上高标准茶园200个,20亩以上优质茶苗繁育基地3处,培植茶叶重点镇5个,重点村30个,茶叶农民合作组织20个,年产干茶500吨,产值2亿元以上,打响“海阳绿茶”品牌。

“海阳绿茶的发展离不开海阳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海阳市委宣传部一负责人对记者透露。“积极推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吸引工商企业、外来资金和社会各界的投资,加大品牌整合力度,积极申报“海洋绿茶”商标,通过统一的品牌、统一的宣传、统一的质检和统一的包装,把“海阳绿茶”打造成中国名牌产品,形成市场合力,扩大市场份额;加强与省内外、国内外其他制茶机构的交流合作,加强专业茶农的创业培训,培育茶叶生产新型主体,支持茶叶创新;发展茶叶产业旅游,延伸产业链条;借助海阳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实行多元化发展,扩展茶叶产业发展内涵,加快茶产业、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开辟茶乡游专线,开设茶艺表演,以及游客自采、自炒、自泡、自品尝等自娱休闲项目,着力将茶园生态游打造成海阳旅游业的又一亮点。

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