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记者在平度市新河镇潘家洼村见到了49岁的潘松军。2001年,一次订单农业的偶然尝试,让潘松军收获颇丰。之后,担任潘家洼村党支部书记的潘松军更是成为潘家洼村订单农业的带头人。如今的潘家洼村共有土地4200亩,其中用来种植订单露天蔬菜的就达1700亩。此外,订单农业的发展,还拓宽了周围村庄百姓们的就业渠道,十里八乡的百姓都成为订单农业的受益者。
订单农业带动村民致富
据了解,2001年,通过在外工作的人员介绍,潘家洼村委第一次引进了大连市雪龙集团公司的药食两用牛蒡种植项目,村里为其提供700亩土地种植牛蒡,这是潘家洼村的村民们第一次在家门口拿到除了传统农作物之外的收入。“2004年秋天,公司又租种了牛蒡地周围的一些土地种植大葱。”潘松军告诉记者,“当时,因为需要人手,公司就雇我去种植大葱。完工后,还剩下不少大葱苗子,公司副经理就送给我了。”
潘松军介绍说,当副经理把剩下的大批葱苗子免费送给他时,他却犯了难。“自己吃不了,扔了还可惜。”潘松军说,“于是,我把顾虑说给副经理听,想着或许他可以再送些给别人。“听了潘松军的顾虑之后,副经理当时就给他吃了定心丸,“老潘,你就放心种吧,等大葱收获的时候,你一起拉过来,我们绝对收购。”
潘松军听了这句话,就把家里刚收割了小麦的10亩地全部栽上了大葱。“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运气好,那年冬天大葱价格特别好,我算了一下,一亩地纯收入有一万多元,我那10亩地一下子赚了十多万元,真是过瘾。”
据介绍,2005年,大连雪龙公司与村里两委商量进一步的合作,由公司提供技术、种苗,最后的产品再由公司以保护价进行回收,期间土地的管理就由当地村民负责。尝到了甜头的潘松军当即发动村民进行种植,订单农业在潘家洼村开始发展。据统计,目前,潘家洼村种植150亩以上的种地大户有4家,种植订单荷兰15号土豆700亩左右、大葱500亩左右及韭菜、山药500亩左右。“现在正是土豆收获的季节,大片收货的土豆装袋子装车,保护价是每斤6角。每亩产量是7000斤,光土豆一季就能为村庄增加收入300万元。”潘松军介绍说。
一年收入80多万元
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