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各地继续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我国夏粮生产获得了较好收成。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3189万吨(2638亿斤),比2012年增加196万吨(39亿斤),增长1.5%;其中冬小麦产量11567万吨(2313亿斤),比上年增加148万吨(30亿斤),增长1.3%。
播种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2013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758.8万公顷,与2012年基本持平;冬小麦播种面积224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4.5万公顷,微降0.2%。11个夏粮主产省(区)1播种面积增加4.1万公顷,其中,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新疆6省(区)共增加17.9万公顷,主要是减棉减油增麦所致;河北、山西、四川、陕西、甘肃5省减少13.8万公顷。
单产水平提高。2013年夏粮单产达到4781公斤/公顷,比上年增加71公斤/公顷,提高1.5%;其中冬小麦单产达5154公斤/公顷,比上年增加76公斤/公顷,提高1.5%。
主产区大多增产。11个夏粮主产省(区)7个增产,4个减产。增产的省(区)中,湖北增产54万吨,江苏增产52万吨,河北和河南各增产49万吨,新疆增47万吨,山东增产40万吨,安徽增产37万吨,合计增产328万吨;受干旱影响,陕西减产49万吨,甘肃减产42万吨,山西减产29万吨,四川减产12万吨,合计减产132万吨。
在非主产省(市、区)中,除北京、上海、重庆、云南、宁夏有所减产外,其他地区产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
夏杂粮增产明显。2013年夏杂粮播种面积达到514.9万公顷,比2012年增加4.5万公顷,增长0.9%;夏杂粮产量达到1622万吨,比2012年增加47万吨,增长3.1%。杂粮增产量约占夏粮增产量的四分之一。特别是西南地区及广西利用冬闲田扩大马铃薯播种面积5.7万公顷,增加产量近34万吨。
来源:统计局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