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非商贸投资环境是风险和挑战并存。
7月13日,在国际关系学院非洲研究所举办的“中国在非洲”研讨会上,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副司长李小兵表示,尽管中非贸易全线飘红,但目前非洲局部政治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非洲资源的民粹主义在上升,国际社会对非洲的争夺更加激烈。中非贸易任重道远。
从2011年南非世界气候大会到今年3月的金砖国家峰会,再到刚刚闭幕的第23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会议,非洲聚集了全球的视线,也吸引着大量的投资目光。李小兵谈道,在全球经济的动荡变革调整之中,中非经贸合作逆势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合作飞速增长,跨国跨区基础设施合作稳步推进。
据了解,2012年,中非贸易同比增长19%,已经连续4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今年前5个月投资达12.6亿美元,同比增长89%;我国企业正积极探讨铁路修复改造,非洲东路、西部、中部、南部区域跨境铁路的项目也有我国央企的参与……
李小兵表示,中非经贸合作面临新机遇。首先是非洲经济政治环境持续改善,世行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最快的50个国家里有17个来自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二是fdi投资增长,“在2012年全球fdi下降20%的情况下,撒哈拉以南非洲有377亿美元,同比增长5.5%,预计2013年该地区fdi将达到573亿美元,同比增长12%。”他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然而与此同时,中非贸易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王辉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首先是政治风险。“非洲由于它的特殊性,历史上留下殖民的后果,所以它的边界冲突、种族文化的矛盾一直是现代化国家建设没有完成的,因此政权非正常的更迭时有发生。而我们的投资很多都是能源资源,投入时间比较长,加大了中国在非洲的投资风险。”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