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今年夏粮产量为2638亿斤,比上年增产39亿斤,实现了全年粮食生产“开门红”,也意味着我国连续第10年实现夏粮丰收。这个好成绩是在产量基数高、生产成本高、灾害威胁大等不利条件下取得的,实属来之不易,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再夺全年粮食丰收提振了人们的信心。
据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叶贞琴14日介绍,今年夏粮生产呈现出四个特点:
——面积基本稳定。今年夏粮面积4。14亿亩,比2012年增加1。5万亩,基本持平。其中,冬小麦面积3。37亿亩,减少67。5万亩;马铃薯等杂粮杂豆面积扩大69万亩。
——单产创历史新高。今年夏粮亩产达到318。7公斤,比2012年增加4。7公斤。其中冬小麦单产达343。6公斤,比上年增加5。1公斤。
——黄淮海地区增产贡献大。11个夏粮主产区中,冀鲁豫苏皖、湖北及新疆累计增产65。5亿斤,有效弥补了西南西北夏粮因旱减产的损失,为夏粮增产做出突出贡献。
——马铃薯等杂粮发展迅速。今年杂粮增产达到9。4亿斤,占夏粮增产量的1/4。特别是南方马铃薯发展迅速,今年西南地区及广西充分发挥光热优势,利用冬闲田扩大马铃薯85。5万亩,增加产量近6。8亿斤。
促进粮食生产,政策是关键。党中央、国务院对今年的夏粮生产高度重视,扶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去年秋冬播前,中央财政提前拨付农业“四补贴”及高产创建资金1701亿元,比上年增加58亿元,支持农民购买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是历年拨付金额最大的一年。再次提高和及早公布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涨幅0。1元,是近年来来提价幅度最大的一次。今年中央财政还专项安排17亿元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对冬小麦实行全覆盖。
来源:新华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